Chrome V8命令执行漏洞(CVE-2022-1310)分析

浏览器安全 2年前 (2022) admin
744 0 0
V-lab实验室


Google于2022年4月11日更新了Chrome的100.0.4896.88,其中修复了由@btiszka在3月18日报告的正则表达式模块的UAF漏洞;6月28日,Google纰漏了该漏洞的具体细节,目前该漏洞已被修复并公开了技术细节,本文将从技术角度分析漏洞的成因和修复方式。

要理解这个漏洞,需要对V8的垃圾回收机制有一定的了解,本文首先简单介绍V8的垃圾回收机制,然后结合具体漏洞PoC代码分析漏洞成因。

V8垃圾回收机制

垃圾回收一直是V8引擎的优化重点,是多种复杂优化策略组合形成的机制,其本质采用的标记跟踪回收算法,在堆布局上使用分代布局,大致可以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,具体的回收策略可分为Major GC(Mark-Compact)和Minor GC(Scavenger)。这里仅对两种策略的关键阶段做简单介绍,详细实现可以从参考文档和源代码进行学习。

Major GC(Mark-Compact)

V8的主要GC负责对整个堆区的垃圾进行回收,可分为标记、清除、整理三个阶段,其中清除阶段释放无用内存,整理阶段将已使用内存移动压实,算法的重点在标记阶段。

标记阶段中,收集器需要发现并标记所有的活动对象。收集器从维护的一组根对象开始,跟随指针迭代发现更多的对象,通过持续标记新发现的对象并跟随指针,直到没有需要标记的对象为止。

V8使用三色标记法来标记对象,每个对象通过两个标记位和一个标记列表来实现标记,两个标记位标识三种颜色:白色(00)、灰色(10) 和黑色(11)。最初所有对象都是白色的,当收集器发现白色物体并将其推送到标记列表时,它会变成灰色。当收集器从标记工作列表中弹出对象并访问其所有字段时,灰色对象变为黑色。当不再有灰色对象时,标记完成,所有剩余的白色物体都无法到达,可以安全地回收。

Minor GC(Scavenger)

次要GC主要工作在新生代空间中,可以分为标记、疏散和指针更新三个阶段,这些阶段都是交错执行的,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。Scavenger将新生代的空间分为From-Space和To-Space,这两个空间可以互相交换,新分配的对象都会出现在From-Space,在标记和回收完成后的疏散阶段,Scavenger会将依然存活的对象移动到To-Space紧密排列,然后交换From-Space和To-Space,开始下一轮GC。

这里需要特别介绍写屏障(Write-Barrier)机制,它是此漏洞发生的关键原因。Write-Barrier维护了一组从旧对象到新对象的列表,一般是老年代指向年轻代中的对象的指针,使用这个引用列表可以直接进行标记,不需要跟踪整个老年代。

可以看到,Write-Barrier将一个关联的可访问的value对象标记为灰色,并放入marking_worklist中,后续的标记程序可以不需要再遍历老年代中的对象,直接从该列表开始进行标记。

漏洞分析

Chrome V8命令执行漏洞(CVE-2022-1310)出现在V8引擎的正则表达式模块,作者在报告中提到的漏洞PoC部分关键代码如下:

var re = new RegExp('foo''g');re.exec = function() {    gc(); // move `re` to oldspace using a mark-sweep gc    delete re.exec; // transition back to initial regexp map to pass HasInitialRegExpMap    re.lastIndex = 1073741823; // maximum smi, adding one will result in a HeapNumber    RegExp.prototype.exec = function() {        throw ''; // break out of Regexp.replace    }    return ...;};
try {    var newstr = re[Symbol.replace]("fooooo"".$"); // trigger} catch(e) {}
gc({type:'minor'});%DebugPrint(re.lastIndex);

通过对比PoC和分析源码,当在JS代码中调用re[Symbol.replace]函数时,V8引擎使用Runtime_RegExpReplaceRT函数进行处理,函数中的异常退出分支会调用RegExpUtils::SetAdvancedStringIndex,该函数最终将re.lastIndex加1并写回re对象中。

可见,上述函数功能约等于re.lastIndex += 1,对于类似的代码逻辑,在底层语言中通常需要考虑边界值,防止出现数据溢出。V8中的Number类型分为Smi和HeapNumber,Smi代表了小整数,和对象中的指针共享存储空间,通过值的最低位是否为0来区分类型,超出Smi表示范围的值会在堆中创建HeapNumber对象来表示,在32位环境下,Smi值的范围为-2^30到2^30 – 1。

根据上述逻辑,当我们对RegExp对象赋值re.lastIndex=1073741823,并进入Runtime_RegExpReplaceRT函数逻辑时由于加1后的值1073741824超过Smi的表示范围,V8引擎在堆中重新申请了一个HeapNumber对象来存储新的lastIndex值,此时,该RegExp对象的lastIndex属性不再是一个Smi数,而是一个指向堆中HeapNumber对象的指针。如下图所示:

在之前的垃圾回收中已经介绍,V8的Minor GC的Write-Barrier机制需要对将新生代内存中的新建对象置灰并添加到标记列表中,以省略对老年代对象的遍历。但函数SetLastIndex在处理RegExp对象存在初始化Map情况的代码分支中,默认lastIndex是一个Smi值并使用SKIP_WRITE_BARRIER标记跳过了写屏障。因此,当re.lastIndex变成了HeapNumber对象,又没有被Write-Barrier标记,那么在GC发生时,该对象就会被当作可回收对象被释放,释放后re.lastIndex属性指针就变成了一个悬垂指针,指向了一个已释放的堆空间,再次尝试访问这个对象空间,就产生了Use-After-Free漏洞。

该漏洞(CVE-2022-1310)是一个典型的UAF漏洞,触发后可以通过堆喷重新分配释放后的内存空间达到利用的目的,但由于GC时间和堆喷的不稳定性,会给漏洞利用增加一定难度。在漏洞报告中,作者也给出了完整的利用代码,感兴趣可通过参考文档中的issue 1307610的完整报告继续研究。

总结

漏洞(CVE-2022-1310)出现的根本因为是V8在处理Number类型数据时,没有考虑Smi值溢出的情况,致使新分配的HeapNumber对象破坏了Write-Barrier机制造成UAF,最终导致了任意代码执行,修复方案也非常简单,将SKIP_WRITE_BARRIER标记改成UPDATE_WRITE_BARRIER即可。

该漏洞最早在2020年6月25日就有安全研究员发布了相关信息,直到2022年4月才被修复,目前漏洞细节和利用代码均已经被公开,由于V8引擎影响范围较广,请大家积极升级相关软件至最新版本。

参考资料

https://bugs.chromium.org/p/chromium/issues/detail?id=1307610

https://v8.dev/blog/trash-talk

https://v8.dev/blog/concurrent-marking

https://chromium.googlesource.com/v8/v8/+/bdc4f54a50293507d9ef51573bab537883560cc8%5E%21/


往期回顾

基于深度学习的主机操作系统识别

一种快速的无代替模型的黑盒对抗攻击算法SurFree 

Vackbot已覆盖 |【漏洞通告】Spring框架远程代码执行漏洞


引领智能网络攻防科技
点击在看
分享给小伙伴

↓点击阅读原文,了解更多墨云信息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VLab Team):Chrome V8命令执行漏洞(CVE-2022-1310)分析

版权声明:admin 发表于 2022年7月14日 下午7:02。
转载请注明:Chrome V8命令执行漏洞(CVE-2022-1310)分析 | CTF导航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