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分析的源码地址为:https://github.com/ethereum/go-ethereum
分支:master
commit id: 257bfff316e4efb8952fbeb67c91f86af579cb0a
引言
以太坊是区块链项目中最为知名的项目之一,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。rlp(Recursive Length Prefix)是以太坊中一个模块,其功能就是对对象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(实际上根据官方的介绍,rlp唯一的目的是解决结构体的编码问题)。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将对rlp进行详细说明。
rlp作为一个序列化、反序列化的模块,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编码规则,官方介绍文档在这里。这篇文章里我们先介绍编码规则,再对源代码进行整体梳理和重点说明。
rlp编码规则
定义
在rlp编码中,有两种结构:string和list。注意这两个结构的含义与我们通常的理解略有差别,它们的定义如下:
string指的是一串字节,如Go中的[]byte
list:由string或list组成的一个项目列表
比如,”\x11\x22\x33”和”abc”都是一个string;[“abc”, [“def”], [“d”, “g”]]是一个list。可以看出list是一个嵌套结构。
伪代码
下面我们使用伪代码直接给出rlp编码的规则。首先是针对string的编码规则:
if string长度 == 1 && 0 <= string[0] <= 0x7f {
//比如'\x30',编码为:0x30
code = string[0]
} else if 0 <= string长度 <= 55 {
//比如"\xab"编码为:0x81 0xab
//"\x30\x40" 编码为: 0x82 0x30 0x40
//"" 编码为: 0x80
code = 0x80+string长度, string
} else if 56 <= string长度 <= 0xffffffff {
//NonZeroPrefixBigEndianBytes 将一个整数以大端的方式编码成字节序列,并去掉前面值为0的字节。比如uint32(0x12c)以大端编码为0x00 0x00 0x01 0x2c,然后去掉前面两个字节的0值,即为0x01 0x2c.
//比如 "\x01\x02...\x30",假设这个串的长度为300字节。编码为:0xba, 0x01, 0x2c, 0x01, 0x02, ...., 0x30
code = 0xB8 + sizeof(NonZeroPrefixBigEndianBytes(string长度)), NonZeroPrefixBigEndianBytes(string长度), string
} else {
invalid
}
上面的伪代码已经清晰的表达了对于string的编码方法。有两个地方需要稍加注意。一是string长度为0的情况是被第二个if覆盖的,注释中的例子也列举了这种情况;二是string长度>=56时,对长度的编码有两个注意点:大端和去除前面所有0字节,这些都在注释的示例中有说明。
下面再来看看针对list的编码规则:
//list长度 是指list中的所有项目使用rlp编码以后的长度的总和
//list数据 是指list各项使用rlp编码以后的连接起起来的数据
if 0 <= list长度 <= 55 {
//比如["\x30", "\x40\x50"] 编码为: 0xc4, 0x30, 0x82, 0x40, 0x50
//[]编码为: 0xc0
code = 0xC0 + list长度, list数据
} else if 56 <= list长度 <= 0xffffffff {
//NonZeroPrefixBigEndianBytes的意义同string的伪代码
//比如["\x01", "\x02", ..., "\x30"],假设这个list的所有元素经rlp编码以后长度为0x12c字节,则这个list编码为: 0xfa, 0x01, 0x2c, list数据...
code = 0xF8 + sizeof(NonZeroPrefixBigEndianBytes(list长度)), NonZeroPrefixBigEndianBytes(string长度), list数据
} else {
invalid
}
可以看出对于list的编码与对于string编码的机制是类似的。另外无论是string还是list都存在一个特殊的值作为一个标识:0x80和0xC0。这两个值是经过精心选取的,下面我们对这两个值的选取作进一步的讨论。
标识值的选取
总体而言,无论对于string还是list,rlp的思路就是对于某个值域范围内的单个字节可以直接编码;对于某个长度范围之内的字节序列,采用简单方式,即标识值+字节长度、后接字节数据的方式编码;而对于超过这个长度范围的字节序列,需要补充一些数据据来记录字节序列到底有多长,所以采用复杂方式,即标识值+字节长度的字节数、后接字节长度大端编码后去0、后接字节序列的方式编码。
顺着这个总结进行思考,就会发现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,为了后面描述方便,我们顺便为其定义一个名字:
- 可以直接编码的 值域范围 ,我们将其命名为 Single
- 区分使用简单方式还是复杂方式编码的 长度范围 是多少。我们将其命名为 Threshold
- 各种情况下 标识值 ,我们将其命名为 FlagByte,string的FlagByte我们命名为 StringFlagByte ,list的FlagByte我们命名为 ListFlagByte
在rlp已成型的代码里,list类型的FlagByte值是较大的(0xC0),所以我们这里也应用这种情况进行分析(其实无论是list的FlagByte较大还是string的FlagByte较大是一样的)。
一方面,在上面已有的思路框架下,第一个字节,即FlagByte+随后的字节长度,仍是一个字节(byte),因此其最大值只能是0xff。即
极限情况( FlagByte+随后字节长度 ) = 0xFF
另一方面,理论上我们编码支持的字节序列的最大长度应该为uint64类型的最大值,这最多需要8个字节,即
极限情况( 随后字节长度所占字节 ) = 8
所以在极限情况下,即我想编码一个最大长度的list类型的字节序列时,“FlagByte+随后字节长度”也应达到最大值0xff。此时的标识值应该为0xff – 8,即0xf8。
- 极限情况( FlagByte+随后字节长度 ) = 0xFF
- 极限情况( 随后字节长度所占字节 ) = 8 以上两条 => 极限情况下 FlagByte+8 = 0xFF => 想要满足极限情况,FlagByte最大为0xF8,也应该恰好是这个值。
上面讨论的是编码字节的长度超过Threshold时的情况。在编码字节长度小于Threshold的情况下,0xF8应该是此时的极限值。
FlagByte + Threshold = 0xF8
所以ListFlagByte的值应该是”0xF8 – Threshold”
现在我们再来考虑一下string的情况。其实这两种情况是类似的,区别就是极限情况下,即编码一个最大长度的string字节序列时,“FlagByte+随后字节长度”的最大值不是0xff,而是ListFlagByte,即”Threshold – 0xF8”。
极限情况( FlagByte + 随后字节长度 ) = ListFlagByte
string的最大长度也是uint64类型的最大值,也需要8个字节。所以:
极限情况( 随后字节长度所占字节 ) = 8
因此在极限情况下,标识值应该是ListFlagByte – 8:
- 极限情况( FlagByte + 随后字节长度 ) = ListFlagByte
- 极限情况( 随后字节长度所占字节 ) = 8
以上两条 => 极限情况下 FlagByte + 8 = ListFlagByte
=> 想要取得极限情况,FlagByte最大为ListFlagByte – 8
在string的长度小于Threshold的情况下,ListFlagByte – 8应该是此时的极限值:
FlagByte + Threshold = ListFlagByte – 8
所以StringFlagByte的值应该是:ListFlagByte – 8 – Threshold,将ListFlagByte代入,得:0xF0 – 2*Threshold。
综上,现在我们StringFlagByte和ListFlagByte都知道了:
StringFlagByte = 0xF0 – 2*Threshold
ListFlagByte = 0xF8 – Threshold
但这里还是掺杂了一个变量Threshold。这个值要怎么确定呢?其实这个值的确定跟Single(可以直接编码的值的范围)有关系。StringFlagByte的意义在于,对于小于它的单个字节,可以直接编码,所以其实Single也就是StringFlagByte。所以如果你想让可以直接编码的单个字节的范围大一些,根据上面得到的”StringFlagByte = 0xF0 – 2*Threshold”这个式子,就可以让Threshold的值小一些;相反,如果你想让直接编码的单个字节的范围小些、而让简单编码的长度大一些,就可以让Threshold的值大一些。可见,Threshold这个值是可以根据情况任意选择和调整的。在rlp的实现里,Threshold的值选择为56,所以:
Threshold = 56 StringFlagByte = 0x80 ListFlagByte = 0xC0
这与我们前面介绍的是一致的。
rlp源代码
rlp的代码位于go-ethereum项目下的rlp目录下。知道了rlp的编码规则以后,再来看源代码就会轻松很多。
上面我们已经提到,rlp只针对string和list进行编码。但被编码和解码的类型有各种各样的类型,包括自定义的结构体。所以源码里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在将这些各种类型转换成rlp的string或list。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逐一解析。
使用方法
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怎么用这个rlp模块。这个模块的功能就是对数据结构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。因此使用方法也从这两个功能入手分别介绍。
在使用之前,有几个问题是你需要注意的:
- rlp不支持有符号整数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。另外虽然支持big.Int类型,但如果其值不能为负。这些问题在代码中的体现会在“实现框架”中进行说明。
- 如果你要序列化或反序列化一个struct,那么它的字段必须是导出的(首字符大写)。这是因为rlp使用reflect包查看struct的字段。
序列化方法
rlp导出了几个函数和一个接口用于数据结构的序列化:
- EncodeToBytes(val interface{}) ([]byte, error)
这个函最常用到。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到,此函数将一个结构体序列化后,返回其bytes数据。如:
val := struct {
A string
B uint32
}{
"hello",
0x32,
}
enc, _ := rlp.EncodeToBytes(val)
fmt.Printf("% x\n", enc)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// output:
// c7 85 68 65 6c 6c 6f 32
- Encode(w io.Writer, val interface{})
这个函数把数据结序列化以后,将结果写到w参数中。 - EncodeToReader(val interface{}) (size int, r io.Reader, err error)
这个函数将数据结构序列化以后,返回一个io.Reader。调用者可以随时调用其Read文件将序列化结果取出。 - Encoder interface
对于某些rlp不支持的类型(比如int),或者你想对一些数据结构自己进行特殊的编码时,都可以实现这个接口。在使用实现了这个接口的数据结构调用上面的函数时,rlp模块会发现并优先调用你实现的接口函数,而不再使用rlp自己的编码。
反序列化方法
反序列化的功能也是通过几个简单的导出函数和接口来实现的:
- DecodeBytes(b []byte, val interface{})
这个函数是反序列化时最常用的函数。从名字可以看出,它将一串字节重新反序列化为某个数据结构变量。示例代码如下:
var val struct {
A string
B uint32
}
rlp.DecodeBytes([]byte{0xc7, 0x85, 0x68, 0x65, 0x6c, 0x6c, 0x6f, 0x32}, &val)
fmt.Printf("%s\n", val.A)
fmt.Printf("0x%x\n", val.B)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// output:
// hello
// 0x32
- Decode(r io.Reader, val interface{})
与DecodeBytes类似,只不过这个函将从参数r中读取数据。 - Decoder interface
与Encoder接口类似,都是为了实现自定义的反序列化操作。当你为某个类型实现了Encoder接口时,一般情况下你也要为其实现对应的Decoder接口。
结构体的tag
rlp支持3个tag,可以对结构体的字段进行不同的控制。
- rlp:”nil”
这个tag用于指针类型的字段。如果存在这个tag,则在反序列化时如果不存在指针指向的数据,则设置这个字段为nil;如果不设置这个tag,则必须存在指针指向的数据,否则反序列化失败。看个例子会更加清楚。以下是使用nil tag结果:
type NilStruct struct {
C uint
}
type AStruct struct {
A string
B *NilStruct `rlp:"nil"`
}
var val AStruct
//enc为 AStruct{"hello", nil}序列化后的数据
enc := []byte{0xc7, 0x85, 0x68, 0x65, 0x6c, 0x6c, 0x6f, 0xC0}
err := rlp.DecodeBytes(enc, &val)
if err != nil {
fmt.Println(err)
return
}
fmt.Printf("%s\n", val.A)
fmt.Printf("0x%x\n", val.B)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// output:
// hello
// 0x0
可以看到成功反序列化,val.B被设置为nil。
下面的例子和刚才的一样,除了AStruct.B没有使用nil tag:
type NilStruct struct {
C uint
}
type AStruct struct {
A string
B *NilStruct
}
var val AStruct
//enc为 AStruct{"hello", nil}序列化后的数据
enc := []byte{0xc7, 0x85, 0x68, 0x65, 0x6c, 0x6c, 0x6f, 0xC0}
err := rlp.DecodeBytes(enc, &val)
if err != nil {
fmt.Println(err)
return
}
fmt.Printf("%s\n", val.A)
fmt.Printf("0x%x\n", val.B)
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
// output:
// rlp: too few elements for main.NilStruct, decoding into (struct { A string; B *main.NilStruct }).B
可见在不用nil tag的时候,如果指针的针为空,则反序列化失败。
- rlp:”tail”
这个tag必须在结构体的最后一个字段上使用,且这个字段的类型必须是slice。我没有想到这个字段的应用场景,因此它的功能也不好描述。我们直接看一下源代码里的例子吧:
type structWithTail struct {
A, B uint
C []uint `rlp:"tail"`
}
func ExampleDecode_structTagTail() {
// In this example, the "tail" struct tag is used to decode lists of
// differing length into a struct.
var val structWithTail
err := Decode(bytes.NewReader([]byte{0xC4, 0x01, 0x02, 0x03, 0x04}), &val)
fmt.Printf("with 4 elements: err=%v val=%v\n", err, val)
err = Decode(bytes.NewReader([]byte{0xC6, 0x01, 0x02, 0x03, 0x04, 0x05, 0x06}), &val)
fmt.Printf("with 6 elements: err=%v val=%v\n", err, val)
// Note that at least two list elements must be present to
// fill fields A and B:
err = Decode(bytes.NewReader([]byte{0xC1, 0x01}), &val)
fmt.Printf("with 1 element: err=%q\n", err)
// Output:
// with 4 elements: err=<nil> val={1 2 [3 4]}
// with 6 elements: err=<nil> val={1 2 [3 4 5 6]}
// with 1 element: err="rlp: too few elements for rlp.structWithTail"
}
从例子中可以看出,无论是4个字节(0xC4开头)还是6个字节(0xC6开头)的数据,将结构体中其它字段(A和B)反序列化以后,剩下的数据都反序列化到了C这一最后的字段中。(但我仍然不理解这有什么用处,因为虽然字节的长度有变化,但仍然需要第一个字节进行标识)
- rlp:”-“
这个tag的作用和用法非常简单,如果结构体中某个字段存在这个tag,这个字段会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时忽略。
目录结构
rlp目录下的文件数量不多,去掉test、doc文件,只有4个文件。下面分别对其说明:
- encode.go
如文件名所示,这个文件里主要包含了序列化时的代码和数据结构。对外导出了三个函数Encode、EncodeToBytes、EncodeToReader,和一个接口Encoder。 - decode.go
如文件名所示,这个文件里主要包含了反序列化时的代码和数据结构。对导出了两个函数Decode、DecodeBytes,和一个接口Decoder。 - typecache.go
这个文件中的代码主要实现了类型信息的生成和缓存功能。类型信息主要包括writer函数和decoder函数,以及结构体的tag信息。writer函数是用来对这个类型进行序列化的函数,decoder函数是对应的对这个类型进行反序列化的函数。 - raw.go
这个文件中主要定义了RawValue类型,用来代表一段已经使用rlp编码好的数据。其本质是[]byte类型。另外还定义了几个辅助函数,用来帮助解析RawValue。这个文件中的代码作用不大且代码较少,因此后面的分析直接忽略了这个文件里的内容。
实现框架
从目录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,rlp的整体结构比较简单清淅。这里我们使用一张图来呈现代码的整个框架。
从框架图可以看出:
- cachedTypeInfo是枢纽,无论是序列化还是反序列化都需要从它这里拿到类型信息。
- makeWriter和makeDecoder是关键函数,这两个函数根据不同的类型,返回具体的序列化或反序列化函数。 cachedTypeInfo就是使用这两个函数获取writer和decoder的。
另外如果我们查看makeWriter和makeDecoder的代码可以看到,这俩函数没有对有符号整数类型进行支持(switch/case中只有isUint的判断,没有isInt的判断)。 - 各种writeXXX和decodeXXX函数是序列化或反序列化某个类型的具体实现。个别较复杂的类型的具体实现是在makeXXXDecoder/makeXXXWriter中以lambda函数的方式实现的。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writeBigInt函数,显然代码作者特意加了对big.Int这一类型的支持,但如果其具体的值为负时,仍然是不支持的。
细节分析
虽然rlp整体代码是比较清淅,但仍有几个点我认为不是那么一目了解,因此在这一小节中特意详细说明一下。
encbuf.lheads
encbuf是在序列化时使用的一结构体,主要用来逐一存储序列化以后的数据。其结构如下:
type encbuf struct {
str []byte // string data, contains everything except list headers
lheads []*listhead // all list headers
lhsize int // sum of sizes of all encoded list headers
sizebuf []byte // 9-byte auxiliary buffer for uint encoding
}
这里重点要说的是encbuf.lheads这个字段。lheads字段是一个slice,每个元素是一个listhead指针:
type listhead struct {
offset int // index of this header in string data
size int // total size of encoded data (including list headers)
}
当一段数据被序列化以后,就会被追加到encbuf.str中。而lheads这个字段的作用就是记录每一个list(还记得rlp中list的定义吧?)在encbuf.str中的起始位置和大小。也就是说,在encbuf.str中是没有0xC0或0xCF起始的标志字节和后面跟的数据长度的信息的,只有list的数据。在最后生成完整的序列化数据时(参见encbuf.toBytes),才跟据lheads中的信息,加入0xC0或0xCF标记字节。
为什么要这么实现呢?为什么不能直接把数据写到encbuf.str中,待到调用encbuf.toBytes时直接拷贝encbuf.str一下就可以了呢?我猜想是因为需要编码成list的数据结构都是复杂的结构类型,比如struct。在编码一个struct的开始时,是无法确定会往encbuf.str中新写入多长的数据的,只有编码完这个struct时才知道。因此作者才搞了一个lheads记录这个信息,在编码一个struct结束后把这个struct编码的起始位置和长度放入lheads中保存。简化的源代码如下:
func makeStructWriter(typ reflect.Type) (writer, error) {
fields, err := structFields(typ)
if err != nil {
return nil, err
}
//编码struct的函数
writer := func(val reflect.Value, w *encbuf) error {
//encbuf.list函数会生成一个新的listhead,将其加入到lheads中并返回
lh := w.list()
for _, f := range fields {
f.info.writer(val.Field(f.index)
}
//结构体编码结束,更新lh里的信息。
w.listEnd(lh)
return nil
}
return writer, nil
}
在生成最终的序列化数据时,比如encbuf.toBytes函数时进行“拼接”:
func (w *encbuf) toBytes() []byte {
out := make([]byte, w.size())
strpos := 0
pos := 0
for _, head := range w.lheads {
//在第一次执行for循环时,如果在第一个list之前有数据,先把它们拷贝到out中
//在第一次之后的执行时,这里实际上拷贝的是上一次for循环生成的list head后面的数据。
n := copy(out[pos:], w.str[strpos:head.offset])
pos += n
strpos += n
//将head编码进out。
enc := head.encode(out[pos:])
pos += len(enc)
}
//将最后一个head后面的数据拷贝到out
copy(out[pos:], w.str[strpos:])
return out
}
这样实现虽然稍麻烦,但好处是在生成list没有数据的拷贝,只有到最后生成完整的序列化数据时拷贝并“拼接”起来最终的数据即可。
Stream.stack
Stream是在反序列化时使用的结构体。其中有一个字段stack,类型为[]listpos,listpos的定义非常简单:
type listpos struct{ pos, size uint64 }
如名字所示,这是一个栈结构,其元素的进出都是从尾部进行。这个字段的作用主要是在反序列化时作合规性检查。在反序列化一个list时(比如struct),调用Stream.List()记录当前这个list的起始位置和大小,并将信息push到Stream.stack中; 在反序列化这个list结束时,调用Stream.ListEnd()将栈顶的元素弹出(就是我们在开始时保存的信息),并检查当前位置是否超出了我们记录的位置,如果超出,说明数据非法,可以立即返回错误。
之所以使用栈,是因为list是会有嵌套的。在处理一个list过程中,又遇到一个list需要处理,使用栈这种结构是非常合理的。
总结
rlp是以太坊中主要的序列化反序列化模块,其编码后的数据非常紧凑,同样数据编码后比json等格式的编码长度小很多。rlp中有两种结构:string和list,分别使用0x80和0xC0作为起始标志值,并跟据随后数据长度的大小(是否超过56字节)使用不同的方法将长度编码。
rlp模块的源文件很清淅,主要功能分在encode.go和decode.go中。在encode.go中包含了序列化相关的功能,对外导出了EncodeToBytes等函数和接口; decode.go中包含了反序列化相关的功能,对外导出了DecodeBytes等函数和接口。
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rlp的编码方式,以及源码的大的框架。源代码中的函数命名还是非常清淅的,比如decodeXXX和writeXXX这些函数,一看就知道是编码或解码哪种数据类型的,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想详细查看某块功能时,可以快速找到相关实现。
以上分析有不对的地方,还望大家不吝指正。
原文始发于fatcat22:以太坊源码解析:rlp